10.3969/j.issn.1002-3186.2002.03.015
转Bt基因植物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农作物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总产量的37%,其中15%是由虫害引起的[1].目前对农作物害虫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药剂,但是化学农药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使用之后,已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第一,由于长期使用农药,特别是化学农药不合理的滥用,使得许多害虫都对多种常用的化学杀虫剂产生了抗性.目前已有504种害虫对杀虫剂产生了抗性,我国至少已有30种农业害虫对农药产生了抗性[2].第二,化学杀虫剂的使用还对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由于化学杀虫剂在环境中的大量滞留,使得多种益虫以及以捕虫为生的鸟类、爬行类、两栖类、甚至哺乳动物都受到毒害[2].鉴于以上原因,在全球范围内要求控制使用化学杀虫剂的呼声越来越高.控制使用化学农药的方法有二,一是用生物杀虫剂替代化学杀虫剂,二是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把抗虫基因转入农作物形成新的作物品种.1981年,Schnepf等人首次成功地克隆了第一个编码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杀虫晶体蛋白基因,揭开了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序幕[3].
基因植物、化学杀虫剂、化学农药、农作物害虫、杀虫晶体蛋白基因、控制使用、基因工程、抗性、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剂、作物品种、抗虫植物、基因转入、环境、化学药剂、病虫害、哺乳动物、两栖类、益虫、危害
17
S476+.11(各种防治方法)
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北京市科委资助项目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