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2.12.029
黄疸指数在总胆红素检验申请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黄疸指数(icteric index,II)作为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浓度>17.1μmol/L,>1mg/dL)筛查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实用性和经济效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全部患者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黄疸指数结果,基于Spearman相关性分析、Deming(戴明)回归分析、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比较总胆红素和黄疸指数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估黄疸指数预测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准确性.为验证研究结果,在单独人群中采用相同方法进行为期2个月的前瞻性研究(2022年1月至2月).结果 本研究包括21413例患者的总胆红素和黄疸指数结果.总胆红素和黄疸指数高度相关且存在一致性.ROC曲线分析显示2mg/dL(34.2μmol/L)为预测高胆红素血症的最佳黄疸指数阈值,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97.各就诊类型(门诊、住院、急诊)标本灵敏度均大于97%,特异性均为100%.经济效益分析显示采用2mg/dL(34.2μmol/L)黄疸指数阈值,实验室能够节省91.88%的总胆红素测试,并在未要求总胆红素测试的标本中分析出0.44%的阳性结果,节约经费97740元.结论 本研究支持采用黄疸指数改善总胆红素检验申请,这一策略的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探讨.
黄疸、黄疸指数、总胆红素、高胆红素血症、生物标志物
29
R442.4(诊断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科研青年教师项目
2023-04-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125-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