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19.07.035
某三级医院不合格样本质量管理改进措施后效评估及思考
目的 分析质量体系建立前后不合格样本的变化情况,探索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的持续性改进.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不合格样本的年度发生率、季度变化趋势和发生原因,然后分别按样本类型、亚专业组和临床科室分类比较不合格样本发生情况,探讨不合格样本的发生特点,进一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 我院2016年和2017年不合格样本率分别为0.27%(4677/1764017)和0.29%(5541/1883712),2017年较2016年略有上升(r=27.164,P<0.001).两年不合格样本的主要原因是溶血(37.04%)、样本量不足(24.15%)和抗凝样本凝集(19.88%);其中,2017年样本量不足的发生率下降(x2=11.726,P=0.001),抗凝样本凝集的发生率增高(x2=18.155,P<0.001),而溶血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变化(x2=0.893,P=0.345).按季度分析不合格样本率,2017年二、三、四季度均低于2016年同期(x2 =7.006 ~42.898,P<0.05),但两年中四季度均高于二、三季度(均P<0.05).按样本类型对比两年的不合格样本率,静脉血无显著变化(x2=3.617,P=0.057),动脉血有所下降(x2=12.103,P=0.001),但尿液、粪便和其他体液样本均有所增高(x2=33.343~147.257,P<0.001).不合格样本亚专业分布主要在生化激素组、临检血液组和微生物组,送检科室以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烧伤科等不合格样本率较高且相对固定.结论 在质量体系建立后,检验科仍需不断改进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加强不合格样本信息监控,深入分析不合格样本发生的原因与规律,改善沟通效果,有效提高样本质量.
不合格样本、分析前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26
2019-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228-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