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13.04.020
肝硬化患者血清HA、LN、PC Ⅲ、Ⅳ-C水平的研究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其病因较多,如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和肝炎后肝硬化,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多见,如乙肝病毒及丙肝病毒,或两者同时感染.肝硬化的发病基础是由于胶原和其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在肝内过量沉积,从而使肝纤维结节形成并破坏正常的肝脏结构,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而出现肝脏功能的衰退,甚至有演变为肝细胞癌的可能性.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展的必经过程,由于早期的肝纤维化具有可逆性,因此,若能在早期诊断肝纤维化便能对肝硬化程度进行动态监测,对治疗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目前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方法包括病理学、影像学和血清学诊断三种,但是由于病理学需进行有创的肝穿刺,多数患者不愿接受,而且无法反复取材进行动态检测,同时也存在肝穿刺的盲目性、肝脏病变的不均一性等诸多缺点,而影像学所使用B超和CT检测,只有在肝纤维化晚期才会出现影像学方面的改变,无法做出早期诊断.所以,血清学肝纤维化诊断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5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肝纤四项"检测及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目的是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对肝硬化患者诊断的重要意义.
肝硬化、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
20
R575.2(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2013-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