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时代的遗产保护:北京三条文化带的历史、现实与展望
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城市时代不仅对遗产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超越保护与发展之争,将历史城市视为动态发展过程探讨城市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生态、人居之间的互动关系.大运河、长城和西山永定河构成北京具有突出价值和意义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体现为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传统的山水观念并承担着相应的都城职能.作为现代城市遗产的三条文化带突出了线性遗产理念、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城市空间,也是体现文化认同和集体记忆的精神性景观.在对三条文化带的历史和现实梳理的基础上,以国际遗产保护的新近理论城市历史景观理论对三条文化带保护及未来发展予以展望.
城市时代、遗产保护、北京三条文化带、线性遗产、城市历史景观
22
G127;TU984.114(中国)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一般课题基于文脉主义的首都城市传统景观及其内涵研究项目KY2024C0166
2024-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