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圆桌
就业质量报告“初长成
<br>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br> 说实话我不大看好凡事都搞一刀切。一声令下,各校齐秀就业质量报告,看起来似乎很美,实际上问题很多。从校方来看,有多少学校通过撰写这个报告,真的找到了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真的研究了就业难在那里,真的在报告公布后切实下功夫改进?就业质量报告不仅是为了公布,而且应成为教学改革和强化培养的指南。从社会来看,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这个报告,仔细看了、真正看懂了这个报告?如果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没有对公众起到必要的警醒和引导作用,这样的报告公布不公布又有多大意义呢?如何科学地看待就业质量?如何衡量就业质量?除了就业率还应该多些什么指标?作为培养人的大学,不考虑就业不行,但只看就业率显然也不行。大学生的选择日趋多样化,不少人为了考研、出国暂时不就业;有的人急着结婚生子不就业;有的还没想好干什么不急着就业。类似情况显然会拉低就业率,但这和培养质量真的有关系吗?就业质量报告的公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写好这篇大文章,达到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对社会有更大的帮助,都是需要研究解决和实践探索的大问题。
就业质量、报告、就业率、大学生、引导作用、实践探索、人才培养、强化培养、培养质量、教学改革、办学效益、培养人、就业难、指标、学校、选择、宣传、林业、科学、考研
G64;G47
2015-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