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行为"意思形成说"反思——兼论决议行为作为法律行为之实益
"意思形成说"对我国决议行为理论研究具有启蒙意义,是其促使理论界开始重视"团体意思是如何产生的?"这一"制度发生学"命题,亦是其为决议外部效力的"善恶二分制"提供了特定学理支撑.然而,"意思形成说"对决议行为的定性,颇有"白马非马"之嫌.其审视决议行为的外部第三人视角,会消解决议行为对团体内部治理的规范意义;其对民主、正当程序原则的过分推崇,混淆了私法决议与公法决议的本质差异;既有决议效力规则主要沿袭法律行为效力评价理论,"意思形成说"难以在法律行为效力评价理论之外再造一套效力评价规则.秉承决议行为与法律行为的私法自治工具共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34条作为实定法依据,挖掘决议行为与法律行为理论的共通之处.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澄清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修正意思表示瑕疵规则,提取出法律行为之"程式"等新的公因式,使法律行为理论"老树开新花";以法律行为理论为依托,将私法自治理念灌注到决议规则之中,使团体自治在价值位阶上优先于民主与正当程序,以法律行为规则为一般法规范填补决议规则之漏洞,使其日臻完善.
决议行为、意思表示、意思形成说、法律行为理论、公司决议
D923.2;F272.92;S85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CFX045
2022-05-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3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