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权主义与审问制的逻辑——交叉询问技术的引入及可能性反思
审问制源于欧洲中世纪甚至更早,最初仅是作为例外的存在,后来逐渐演变为职权主义的主要审判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在审问制下,法官处于主导地位,指挥庭审的运行,并有权对证人进行询问,控辩双方须经法官同意方可对证人进行质证,处于较被动的地位,这与当事人主义下的交叉询问制度形成鲜明对比.在学理上,审问制主要立足裁判事实国家垄断的诉讼传统、实质真实的诉讼价值观以及以证实为导向的积极心证,这与交叉询问的内在机理存在较严重的冲突.因此尽管审问制也面临着一些批评,但职权主义各代表性国家对引入交叉询问均持十分谨慎的态度.中国亦奉行审问制传统,故引入交叉询问制度并不能解决时下控辩失衡、庭审虚化的现象,反而可能导致制度的排斥效应.因此,中国时下引入交叉询问制度的尝试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审问制、交叉询问、法庭的证据、实质真实、积极心证
D925.2;F2;B8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ZDA127
2018-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5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