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宪制设计的庞德方案:安全与自由的衡平
近代中国政潮汹涌,立宪频仍,实验了欧美成功宪制的诸多范例,然未尝胜绩.国民政府根据孙中山博稽中外的五权宪法理论,绍承清季以来的立宪之路.美国法儒庞德此时应邀来华,试图以宪法文本的解释与适用取代政治道德、政治权势之变来实现宪法的制度化.其将三民主义解读为国族统一、私权保障与服务国家.服务国家对应孙文之万能政府;而私权保障则暗合孙文所谓“听人民的话”.庞德借助这一契合重构民国宪制,从而导向其以盎格鲁美国宪政民主模式为底本,因应服务国家中社会安全与个体自由衡平之需要的司法中心模式.具体而言之,即强势且独立的司法权、弱势立法权、必要而节制的行政扩权这一服务国家理念下维持文明生活方式不易的宪制方案.
庞德、司法中心、三民主义、司法审查、服务国家
D921;D035;D63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BFX104
2017-06-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7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