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庭审实质化与审判方式改革
庭审实质化是刑事审判活动的应然要求,但庭审虚化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审判方式从审问式转为控辩式,为摆脱庭审虚化现象、推进庭审实质化奠定了基础.为了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需要完善举证、质证和认证规则,充实法庭调查和辩论程序.与此同时,还需推动刑事审判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从“伞形结构”向“三角形结构”转变.我国的刑事审判方式兼具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色彩,但它并非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受到文化传统、司法体制、刑事政策、资源状况等多重因素限制,体现出明显的混合性、过渡性和变动性.综合考虑制度路径、立法技术、法治环境等方面因素,我国宜确立直接言词原则和维持卷宗移送主义,并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经验,细化直接言词原则的例外情形和加强案卷移送制度自身的正当性.
庭审实质化、审判方式、职权主义、当事人主义
2016-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