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法律行为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法律行为是《民法通则》与《合同法》关于法律行为制度的一种独特规定.由于法律用语较为模糊、概括,我国民法学说与判决在理解该规定上意见至今相当混乱.一些民事裁决有时将其与恶意串通行为、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法律行为混淆在一起.总的看来,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以规避行为理论来理解该规定,而法院判决以虚伪行为理论对之加以理解者居多.由立法形成史看,该规定是深受前苏联民法上“伪装的法律行为”概念影响的结果.而伪装的法律行为则是对德国民法上虚伪行为制度予以拆分改造的产物.我国民法总则立法应响应科学立法的要求,摈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规定,对虚伪意思表示作出明确规定.为防止法律适用的混乱,不应把恶意串通行为规定为一种独立的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虚伪表示、规避行为
D923;F407.9;F81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ZDC018
2016-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6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