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信仰、法政新知与议员风骨——从晚清资政院议员之操守谈起
近代中国宪政之路曲折异常,这跟议员们风骨每况愈下紧密相关.议员们风骨之有无、多少,跟其思想背景紧密相关.晚清资政院议员能将传统儒学信仰和法政新知较良性结合,故能在议事时充分表现其风骨;民初以降,儒学不再是信仰之源,沦为章句记诵之术;经移植而来的法政之学对议员们来说仅仅是“新知”,而不能提供新“信仰”.如何让民意代表保有信仰?如何让整个社会在权势之上、权势之外自有其独立的是非信念?这是反思近代中国宪政历程所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儒学信仰、法政新知、资政院、议员风骨
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资助课题《陆王心学与宋明法制》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法制文明的传承与创新》10JZD0028
2013-06-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7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