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萌芽时期之民族性探析
中国电影的萌芽与民族主义的兴起基本同步.清末民初,在救国图强、咸与维新的民族主义语境下,作为舶来品的电影,逐渐融入本土,扎根分蘖,和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一道,沐浴"新"风气,肩负"新"使命,努力造成新政治、新风俗、新道德、新学艺、新人心、新人格、新国民,补助教育,服务国民/家,是为中国电影之民族性所由起、所由立、所宗旨也.以新民和教育为己任,是中国电影在萌芽(民族化)过程中养成的最鲜明的民族性.
新民、教育、中国电影的民族性
K281;H13;C95
2023-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