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与转向——论洪深在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创作
1926年的一封《孙瑜给洪深的信》体现了彼时新知识分子的共同彷徨.信中既征用戏剧理论,又表达着电影的独立诉求,呈现了一种“暧昧”的早期电影本体观;而在“心理影戏”的艺术实践中,现代性艺术探索与传统市民审美的落差又使他们陷入两难;从“心理影戏”到商业电影,洪深终于在早期电影市场中实现了大众转向.从这封信入手,探讨洪深在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创作,颇可得见彼时新知识分子在现代性夹缝中的处境与早期电影的发展特征.
洪深、心理剧、心理影戏、早期电影、新知识分子
J905;I210.6;K25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ZDA262
2021-04-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