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6142.2015.02.007
电影改编:理论与实践
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的转换中总会有“丢失的东西”,所以历来电影改编被赋予偏见与矮化.上世纪60、70年代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出现废除了小说与电影之间的等级制度,后结构主义更是撕裂了作为艺术之源点的作者,使得电影改编脱离了“次等文学、寄生文学”,在各种多元理论与思潮下开启了对电影改编的概念化思考.特别是在新媒介趋势下电影改编呈现出新的“转码”要融入到更大的数码流中,形成了小说、电影和电影改编三足鼎立的新关系.这就为最初的改编要“忠实”于原著的理论思想提出了困惑.
文学、电影改编、偏见、新媒介、困惑
J90;I20
2015-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