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479-8023.2009.01.011
冀北凤山晚古生代闪长岩-花岗质岩石的成因: 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制约
冀北凤山地区侵位于前寒武纪岩石组合中的晚古生代的闪长岩-花岗质岩石,具有富Na,高Sr,低Y和重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Sr/Y在37.15~151.22之间变化,绝大多数样品均显示正Eu异常(一个样品例外),Eu·在0.92~1.53之间变化.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表明闪长岩(JB6024)和二长花岗岩(样品JB6037-1)分别形成于315±2.8Ma和306.6±6Ma,即该区晚古生代存在两个岩浆作用幕.地球化学、全岩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揭示凤山晚古生代闪长岩是EMI型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与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长英质岩浆混合作用结果,而花岗质岩石则是闪长质岩浆发生分离结晶作用的残余岩浆同化上部地壳岩石形成的.
闪长岩和花岗质岩石、锆石U-Pb年代学、Sr-Nd-Hf同位素体系、岩石成因、晚古生代、华北克拉通北缘
45
P588;P597(岩石学)
2017-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