缮写、模勒、板印——由《白氏文集》流传看抄印转换与文学发展的关系
元、白在传播效应中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有意识利用石刻拓印、木板雕印等各种复制手段,提升传播效应.从九世纪中叶到十世纪末,书籍处于抄印并行阶段,印本生产以官方与寺院为主体,多为实用类或宗教类宣传品,文人别集以抄写为主,全集流传不广,文集的形态也不稳定.白居易在世时,流行于世的多为元和时形成的小集与元白唱和集,五十岁后的作品多不为人知.书籍生产商品化推进了印刷技术普及化,也带来了全集流行的时代,《白氏文集》初刊于宋初,是对多种抄本编辑的结果,固化了白集形态,与抄卷原始形态多有不同.印本降低了文集制作的成本,推动了私人全集的流行,改变了作者的创作观念与阅读者的批评理念.
抄本、印本、抄印转化、《白氏文集》
58
I207.2
本文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日韩藏唐诗选本研究》;贵州社科办孔学堂国学单列项目
202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