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知识界与中国
以经济成长时期为界,战后日本学界的中国认识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到60年代末期为止.这一时期日本学界的特点是,以批判日本社会封建性为主要特征,对中国的社会变革持肯定态度.第二个阶段从70年代算起.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人的传统文化与行为方式得到了重新评价.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落后状态也使日本学界的中国认识发生了变化.这里所考察的主要是战后日本的中国学界,拟通过对战后日本中国学的解析,勾勒出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的形成和变迁过程.此外,通过比较论证,指出意识形态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以及社会舆论与学术研究的相互影响作用.
思想、社会、日本
41
G03(文化的民族性)
2004-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