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9468.2016.04.010
理科大学生职业志趣的实证分析
高等理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我国基础科学发展和创新技术进步的根本.本文关注大学生进入大学前后其学习兴趣在专业、职业上的变化和发展机制,基于“高等理科教育改革”课题组全国近百所高校大学生十万调研样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大学生职业志趣发展的群体差异、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大学生职业志趣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理想的双翼萎缩:学习兴趣缩水,职业追求志向不足;职业志趣发展的“自我中心”特征突出,进一步印证了前期理科专家调研得出的理科本科生“兴趣和志向双重缺失”的结论.但是也需要看到,大学生职业志趣发展的基础良好,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兴趣和志向.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院校的状况.
高等理科教育、科学兴趣、专业兴趣、职业志趣、职业价值观
14
G645.5(高等教育)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AIA120003
2016-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15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