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9468.2015.04.010
职责同构、公共教育属性与政府支出偏向--再议中国式分权和地方教育支出
中国式分权理论抓住了我国政府间关系的关键特质———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但是在解释地方教育供给时存在分析架构上的不足,因而未能对教育财政支出占GDP 4%的目标实现给出合理解释。本文聚焦于教育的直接提供者,在讨论公共教育的产品属性以及地市和县支出偏好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中国式分权对地方教育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地市—县教育职责同构和财政分权的背景下,县级政府边际教育支出倾向递减,而在以私人物品和俱乐部性质教育供给为主的地市政府,教育支出并未呈现边际递减的倾向。21世纪初以“政策制定集权上收中央,财政支出分权下沉到县”为特征的中国式分权改革改善了地方政府的教育支出,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
中国式分权、职责同构、地方政府、教育支出
G40-054(教育学)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5T80002;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4M560002。
2015-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12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