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9468.2013.02.010
“去情境化”与“再情境化”——教师理解变革性实践的话语表征机制
教育变革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变革的意义在学校层面遭遇“衰变”和“扭曲”.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跟踪北京市某小学引入主题教学的课例研究过程,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教师的对话进行分析,以考察主题教学这一“变革性实践”的意义在学校层面是如何发生变化的.研究发现,教师在日常研讨中使用的描述和解释体系构成了一套为新旧教学方法赋予意义的学校话语.这套话语作为学校的本土解释模式,通过“去情境化”和“再情境化”等机制,对外来的变革性实践的意义进行重构,使教师能够以本土的方式理解变革.本文将这一意义赋予过程称为学校话语的“表征”功能.
变革、学校话语、表征、去情境化、再情境化
11
G451.2(教师与学生)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社会—文化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AIA1115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3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