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786/j.cnki.cn14-1066/g2.2018.12.017
十六世纪中国大众传媒社会的形成及其结构——明代中后期出版物大众化的原因和特征
学界对明代书籍出版的研究历来以印刷术及商业为切入点,如技术进步对出版之推动,或商业需求、成本下降导致出版业隆盛而至学风、文化之大变等等.除此以外,隐藏于商业与技术进步背后的文化系统对出版业的推动、社会巨变背景下各类信息之传递、出版活动对社会形态的影响也是重要课题.具体而言,明代社会横跨官方、民间一整套动态的文化系统之任何细节,如官方的举措对书籍发行的影响、民间士人的礼仪往来及学术交流于出版业的推动、新闻信息网络的及时建立和出版物之舆论导向、文人阶层与出版商群体之合作与融合等等多种元素,皆可证明明代中晚期这样一个“十六世纪中国大众传媒社会”之形成,当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用文献学和社会学理论的方法对其进行演绎分析,能够更全面地看待明代中末期出版业之特征与走向.
书籍大众化、明代出版业、官刻、私刻、坊刻
G239(出版事业)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晚明艺术的图像交流环路建构研究”18YJA760019;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项目成果
2018-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