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713/j.issn.1009-4822.2023.02.010
急性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rTMS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相关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rTMS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康复训练,rTMS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外还应用高频rTMS刺激治疗.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名,分析治疗前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低频振幅值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的低频振幅值变化情况;治疗前后使用临床吞咽困难量表(CDS)和吞咽障碍的结局和严重度量表(DOSS)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C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DOS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rTMS治疗组患者C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DO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较健康志愿者低频振幅明显增强的脑区包括右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左侧额上回和额下回、左侧尾状核、左侧豆状核(P<0.05);低频振幅明显减弱的脑区包括右侧顶叶、海马、眶回、颞下回(P<0.05).治疗后rTMS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低频振幅增强的脑区包括双侧额上回、尾状核、豆状核(P<0.05);低频振幅明显减弱的脑区包括左侧额下回、颞中回、眶回、直回(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变化指标中的双侧额上回、尾状核、豆状核与CD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与DO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rTMS治疗能够通过激活双侧额上回、尾状核、豆状核促进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
急性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机制
24
R743(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专项资助项目YB201840
2023-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