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713/j.issn.1009-4822.2019.03.004
吉林省东部地区枫桦种子形态结构变异的初步研究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枫桦种子形态与微结构,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赤松、红石地区种子表面纹饰为条状纹饰,敦化、珲春、和龙和汪清4个地区的种子纹饰为网状纹饰;种子绒毛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和龙(85%)、敦化(83%)、珲春(57%)、赤松(49%)、汪清(43%)、红石(0);绒毛着生部位分为两种,赤松、敦化和汪清地区着生在种子基部,和龙和珲春地区着生从基部到中部.2)经多重比较分析可知,赤松与和龙、汪清、敦化、珲春差异显著,红石与和龙、汪清、敦化、珲春差异显著.3)主成分分析筛选出3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2.725%;筛选出种翅长、果序长、种子长、种子宽等4个主成分为种子形态的主导因子;聚类分析将6个分布地的枫桦种子分为两大类,第Ⅰ类为长翅长序条纹类,包括红石地区和赤松地区,表现为条状纹饰,种翅长大于2.000 mm,果序长大于20.000 mm,毛被密度0~50%.第Ⅱ类为短翅短序网纹类,包括珲春、汪清、敦化、和龙地区,表现为网状纹饰,种翅长度小于2.000 mm,果序长小于15.000 mm.综上,种子纹饰类型、毛被密度、种子长、种子宽、种翅长、果序长可作为种下分类和探讨枫桦种群间形态变异及亲缘关系的重要特征.
枫桦、种子、微结构、扫描电镜
20
S792.159(森林树种)
国家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600603
2019-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0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