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647X.2014.12.004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专家作用的研究--以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为例
2009年10月,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有关部门发出通告,决定在番禺区大石街会江村建立一座日焚烧能力达到20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于2010年亚运会前建成并投入运营。这一决定遭到广州百万居民的强烈反对。争议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周边市民认为在如此稠密的居住区建立垃圾焚烧厂的气体排放等环保指标无法过关,焚烧厂周围居民的癌症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并且认为焚烧的方式处理已是发达国家早已淘汰的处理方式,不应再在广州运用。2009年12月10日,广州市番禺区就垃圾焚烧处理问题的计划与思路与市民和媒体进行座谈。在介绍会上,番禺区公布了刚刚出台的《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工作方案》和《番禺区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利用方案》征求意稿,从即日起开展全民大讨论,并在3个试点小区启动推行垃圾分类。拟定于2011年再启动垃圾焚烧厂建设,在此期间采取大讨论的形式,综合政府、专家、大众三方面的意见,再次论证垃圾处理方式以及选址的问题。然而,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专家、大众起到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他们在影响政府政策的能力方面是否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在资源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中,“民主政治”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公众、专家作用、番禺区、垃圾焚烧厂、垃圾处理、垃圾分类、广州市、综合利用方案、焚烧发电厂、周围居民、政府政策、试点小区、市民、生活垃圾、社会环境、气体排放、启动、能力
F06;D8
2014-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