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狱文学”背后的黑暗控诉——以《被撞破了的脸孔》与《大墙下的红玉兰》的比较为例
一、 "牢狱文学"的界定及其作品
在中国30年代左右出现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许多人因为政治或者其他各种原因被捕入狱,在文学界许多作家也遭此大劫,例如方志敏、丁玲、陈白尘、艾青、周立波、陈荒煤、艾芜、彭家辉、舒群等等.残酷的现实催生了强烈的恐惧感,他们用笔记录下了那种惨痛的牢狱生活,由此形成了一种文学现象,被30年代左翼作家和批评家周立波以"牢狱文学"命名并给与了一些评价.周立波认为"牢狱文学"主要是指那些有入狱经历和没有入狱经历的左翼作家以牢狱题材为主描绘牢狱生活极其黑暗内幕的文学作品,"监狱生活"是"牢狱文学"创作的主题和实质.而其实一些以牢狱环境为背景,描写入狱后的情感生活及变化的作品同样应该称为"牢狱文学".如端木蕻良的《被撞破了的脸孔》,同样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监狱生活的残酷.
2013-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