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财富基金“去政治化”监管的困境与路径——以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对国有实体投资监管为视角
主权财富基金是国有投资工具,也是全球市场的参与者.西方国家认为,主权财富基金是新兴经济体的国际扩张模式,承载着母国政治目的,因而这些国家提出“去政治化”的监管思路,对主权财富基金施以相较于私人投资者更严格的监管.然而,经济发展使私人投资者同样可能具有政治目的,导致传统的监管方式与公私领域相互融合渗透的现实出现了张力.因此,“去政治化”监管并不能识别外国投资者是否具有政治目的,反而破坏了全球投资环境.对此,应结合现有国际规则和实践,构建“揭开主权财富基金面纱”制度来规范东道国对外国国有实体投资的监管,并通过ICSID机制平衡投资与监管的矛盾.
主权财富基金、去政治化、投资监管、国有实体
14
DF96(国际法)
本文系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中青年课题“我国国有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海外投资所面对的规制性障碍及对策研究”18SFB3044
2020-06-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