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3.021
不同潮气量的机械通气对老年肺癌病人术后的影响
目的:探索不同潮气量的机械通气对老年肺癌病人手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肺癌手术病人100例,根据病人采用机械通气潮气量的不同分为6 mL/kg组(A组)、8 mL/kg组(B组)和10 mL/kg(C组),分析比较3组病人术后血气分析指标、相关炎症因子及呼吸指标的变化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T1、T2、T3时间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指标B组和C组均低于A组(P<0.05),C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1);气道峰压指标C组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和B组病人在T1、T2、T3时间点的PETCO2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病人在T1、T2、T3时间点的PETC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2、T3时间点均显著低于T1时间点(P<0.01);3组病人在T1、T2、T3时间点的气道峰压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T3时间点均高于T1、T2时间点(P<0.01),C组T2、T3时间点均显著高于T1时间点(P<0.01).白细胞介素-1β在T2时间点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均低于A组(P<0.05);白细胞介素-6在T2、T3时间点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2、T3时间点B组低于A组(P<0.05),T3时间点C组高于A组(P<0.05);肺顺应性指标在T1、T2、T3时间点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均显著低于A组(P<0.01),在T2、T3时间点C组均显著高于B组(P<0.01).3组总体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中选择8 mL/kg潮气量机械通气对老年肺癌病人术后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影响小,不影响病人肺换气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较为合理的机械通气潮气量.
肺肿瘤、机械通气、潮气量
43
R734.2(肿瘤学)
2018-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51-35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