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2095-7246.2015.05.012

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骨密度及血清骨形成蛋白-7的影响

引用
目的 观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水平及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64例非透析CKD 3~5期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结果每组失访2例),并设正常组2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iPTH)、BMP-7水平及第2-4腰椎BMD.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BUN、SCr和血清P、iPTH、ALP方面,以及在升高血清Ca和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CKD病例组BMD和BMP-7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BMD和BMP-7均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组BMD和BMP-7升高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透析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BMD和BMP-7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可防治非透析CKD肾性骨病,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功能及升高血清BMP-7含量有关.

慢性肾脏病、肾性骨病、大黄泄浊颗粒、湿热证、骨密度、骨形成蛋白-7

34

R692(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2015-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0-4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95-7246

34-1324/R

34

2015,34(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