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治疗研究进展
构音障碍是指由于神经肌肉的病变,导致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瘫痪,或肌张力异常和运动不协调等表现为发声、发音、共鸣、韵律、吐字不清等异常.构音障碍在脑卒中患者的发生率为30% ~ 40%,在15%的脑卒中患者中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交流,由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依据神经系统损害部位和言语受损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6型[1],分别为痉挛型、弛缓型、运动失调型、运动过少型、运动过多型、混合型.其中痉挛型最为多见,此类占脑卒中构音障碍的87.8%[2,3].传统医学并无构音障碍的病名,依据症状可辨为"喑痱"、"舌謇"等范畴.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构音障碍的治疗是以言语治疗为主,或结合其他疗法,传统学研究则侧重针刺治疗方面.
脑卒中、构音障碍、针刺治疗、言语治疗
23
R74;R49
2012-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136-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