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思想在人禽流感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 人禽流感是由禽A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97年中国香港首次报告了人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死亡病例,随着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暴发,逐步蔓延到中亚、欧洲、非洲及中东等10多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社会一度引起恐慌[1].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禽流感是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我国已经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我国中医"治未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这种防重于治的学术思想,被国际社会评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治未病,就是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其思想包括两大内容即"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3].要想降低人禽流感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必须将在这种防重于治的思想灌输到社会民众的思想中.
治未病、禽流感、防治
21
R24;R51
2009-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