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6469.2022.11.033
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在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固定中的应用及对肌肉损伤的影响
目的 分析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经Wiltse入路在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肌肉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87例,根据复位固定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49例,其中观察组采取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经Wiltse入路,对照组采取AF系统经传统后正中入路.记录两组病人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血清肌肉损伤指标[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b)]变化;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病人不同时间节点疼痛水平;经胸腰椎正侧位片检查获取伤椎原始高度(H0)、术前及术后1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H1、H2),计算术前、术后1周伤椎相对高度(H1/H0、H2/H0)及伤椎复位率,并测量矢状位Cobb角变化;随访3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障碍情况,并统计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CK、Mb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CK、Mb水平(58.21±10.42)U/L、(92.37±18.85)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74±23.29)U/L、(127.83±26.43)μg/L(P<0.05).术后1 d、3 d、1周,两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82±0.69)分、(1.68±0.47)分、(0.89±0.3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的(4.47±1.21)分、(2.49±0.65)分、(1.33±0.52)分(P<0.05).术后1周,两组H2/H0、伤椎复位率及矢状位Cobb角降低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照组术后出现1例切口愈合不良外,两组均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经Wiltse入路手术是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有效术式,有利于减轻病人肌肉损伤及术后疼痛.
脊柱骨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内固定、长臂单轴椎弓根螺钉、经肌间隙入路、肌肉损伤
26
R683.2;R318;R246.2
2022-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265-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