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6469.2022.10.008
早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早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影响因素及防控策略.方法 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腹膜透析的268例病人,采取回顾性研究对早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防控策略.结果 268例腹膜透析的病人中有早发性腹膜炎的52例,分离出病原菌共4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比55.32%(26/47),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占比29.79%(14/47),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占比14.89%(7/47),以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χ2=21.82,P<0.001)、血钾低(χ2=5.25,P=0.023)、血清前白蛋白低(χ2=82.61,P<0.001)、白蛋白低(χ2=84.27,P<0.001)及隧道口感染(χ2=40.4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OR=9.90,95%CI:(3.66,26.83),P<0.001]、血清前白蛋白低[OR=9.76,95%CI:(3.06,31.11),P<0.001]、血清白蛋白低[OR=3.34,95%CI:(1.15,9.68),P=0.027]及隧道口感染[OR=12.83,95%CI:(3.13,52.60),P<0.001]为早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文化程度低、血清前白蛋白低、血清白蛋白低及隧道口感染为早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独立的危险因素,对于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强化操作过程的培训、及时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定期对隧道口进行维护,可以预防早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
腹膜炎、腹膜透析、前白蛋白、低白蛋白血症、伤口感染、危险因素
26
R743;R563;R651.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2022-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940-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