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6469.2022.06.045

两种泻药的安全性及对肠道菌群影响的对比研究

引用
目的 明确两种导泻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导致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61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双盲分成两组,A组31例、B组30例分别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0%甘露醇清洁肠道,于导泻前、导泻后d1、d14取粪便送检,标本直接涂片法检测细菌总数、革兰阳性菌数量,稀释性平板菌落计数法+快速细菌鉴定法检测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导泻后d14电话随访病人是否出现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导泻后d1,两组细菌总数[A组:(127.5±30.6)个/油镜比(3409.7±734.6)个/油镜,B组:(110.9±27.8)个/油镜比(3300.0±755.7)个/油镜]、革兰阳性菌数量均显著减少,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增加,B组变化更显著(P<0.05).导泻后d14,两组细菌总数[A组:(3380.7±794.3)个/油镜,B组:(3250.0±813.1)个/油镜]、革兰阳性菌数量基本恢复正常;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均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泻后14 d内,两组均出现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其发生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r=0.68,P<0.01),B组发生率更高[30.0%(9/30)比6.45%(2/31)](P<0.05).结论 导泻药物会引起肠道菌群数量及构成的显著改变,导致迟发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对于20%甘露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更小、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值得临床推广.

泻药、术前用药法、结肠镜检查、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甘露醇、肠道准备、不良反应、肠道菌群、对比研究

26

R981+.9;R574;R472

深圳市龙岗区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LGKCYLWS2018000022

2022-06-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249-125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安徽医药

1009-6469

34-1229/R

26

2022,26(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