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6469.2019.03.024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主要致病菌及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细菌及其危险因素,为降低新生儿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濮阳市中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080例新生儿病人临床资料,对发生各系统感染的128例患儿,综合分析感染发生部位、疾病种类、细菌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1080例病人中各种感染128例,感染发生率11.85%;感染部位:呼吸系统感染60例(46.87%),血流感染38例(29.68%),皮肤、软组织损伤感染17例(13.28%),其它部位感染13例(10.16%);新生儿感染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8株(21.8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9株(22.66%)、大肠埃希菌22株(17.19%)、B族链球菌(GBS)12株(9.38%);在可能导致感染的因素中,新生儿性别和分娩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低体质量、住院时间、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入住暖箱、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围产妇B族链球菌(GBS)筛查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感染细菌广、危险因素多,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时发现可能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是降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和多重耐药菌在新生儿病房传播的重要措施.
新生儿感染、细菌、危险因素
23
2019-04-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1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