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6469.2014.06.047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来该院进行肝活组织检查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50例,根据有无肝脂肪变将其分为CHB组(n=268)与CHB合并脂肪变组(n=282)两组,对其人体质量指数及生化学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血清HBV DNA滴度、炎症活动程度及纤维化程度与肝脂肪变及其程度的关系。结果 CHB合并脂肪变组的男性比例、人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合并脂肪变CHB组(P<0.05)。但CHB合并脂肪变组的年龄、AST、ALT、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及总胆红素与CH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B合并脂肪变组HBV DNA滴度明显低于无合并脂肪变CHB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30,P=0.036)。对CHB合并脂肪变组的HBV DNA水平进行更一步研究,结果中重度肝脂肪变组的HBV DNA滴度与轻度肝脂肪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4,P=0.618)。CHB合并脂肪变组的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级情况与CH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12,11.943,P=0.218,0.154)。中重度肝脂肪变组患者明显的肝组织炎症(G≥2)和纤维化(S≥2)的患病率与轻度肝脂肪变组无明显差异(χ2=3.006,3.498,P=0.083,0.06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发生与性别、人体质量指数及部分生化学指标有关,肝组织学损伤对肝脂肪变及其程度无影响,HBV DNA滴度与肝脂肪变及其程度之间的关系,还需临床进一步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肝脂肪变、病理学特征
R44;R36
2014-06-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131-1132,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