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0703(x).2018.08.004
对孔子正名思想的批判性解读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名实不符、名实相怨的现象层出不穷,社会混乱不堪,伦理道德败坏.在此情况下,孔子提出了"正名"思想以匡扶政治和匡正伦理道德混乱的现象.但由于孔子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其阶级地位特殊性,以至于我们在研究其"正名"思想时,发现他这一思想具有一些保守和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在他对"正名"思想进行阐述时,明显地带有名在实先的唯心主义因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不符合客观事物不断向前发展之规律的.
正名、名实关系、局限性
B222.2;B565.5;B0
2018-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