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7761.2006.02.018
运动性贫血产生机理及其低氧防治的探讨
运动性贫血不仅严重影响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且对身体十分有害.高血容量反应是运动训练适应性表现,不会造成真正意义的贫血,而运动训练中红细胞溶血、铁储备状况和造血因子的监测则是预防运动性贫血的重点.以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就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从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为运动性贫血的研究和运动员合理防治运动性贫血提供参考,并对利用低氧防治运动性贫血的可行性提出理论性探讨.
运动性贫血、发生机制、低氧防治
27
G804.5(体育理论)
2006-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6-5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