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6021.2020.04.015
从"风骨"看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多义性
"风骨"作为重要的古文论范畴,其含义歧见迭出."风骨"是对文章审美的整体诉求,强调完整性,但"风骨"同时具有多面性和复合性特质,应当允许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理解,尤其需要结合文本和具体的语境."风骨"强调作家要关注社会现实,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情与气偕,作品需要具备感人的张力;"风骨"是情感和力量的结合后形成的文章的整体精神风貌的显现,表现为"情显"与"辞精"两个方面.从建安风骨到盛唐兴象,"风骨"的含义随时代的变迁而相应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多义性,但作为对文章最高风格要求的基本内涵没发生多大变化,则又体现了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稳固性特征.
风骨、建安风骨、《文心雕龙》、《河岳英灵集》
I206.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5BSH078
2020-1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