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6-1707.2022.04.015
鲁迅翻译实践在中国白话文建构中的作用
本文用洪堡特关于语言是一种"精神力量"的理论和王力认为语句的严密与人的思维发展有关的理论,以及语言接触论的最新成果来分析鲁迅欲通过直译外国文本来改革中国现代汉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首先分析了鲁迅直译文本对白话文建构的创新性贡献.分析方法上的难点在于对于语料的检索与时间界定,即界定哪些结构是汉语原有的、哪些是外来的;随后,考察鲁迅翻译文本的组织方式与现代汉语话语组织方式发生的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本研究使用的历时类比语料库包括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开发的汉语语料库、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开发的CCRL检索工具以及鲁迅译文全集,以此比较同时期汉语原创和鲁迅翻译文本中的句首成分,探讨某种语言使用现象与翻译的关系,确定哪些变化与鲁迅翻译关联,并详细列举和分析鲁迅直译策略的使用体现.
鲁迅、翻译、白话文建构
39
I210.97;H109.4(作品集)
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阿坝师范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
2023-0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