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4142.2011.04.003
浅谈灾后重建中的羌文化保护
“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家及社会各界对羌族文化采取了诸多保护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调查中发现,也存在不足之处:文化保护基本上借助外部力量来推动和实现,保护主体难以发挥作用;羌族文化空间的真正恢复尚需时日;文化传承人活动式微,传承依然面临困境;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原则体现不充分。笔者认为,文化保护应发挥群众主体性作用,“活态”传承的文化才具有生命力。在国家为保护羌族文化提供契机的同时,羌族自身还需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意识,更加主动地、积极地投身于文化保护。
灾后重建、羌族、文化保护
28
G127(中国)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12”震后羌族移民文化变迁及心理适应研究》10BMZ035
201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