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文物保护修复实训系统构建研究

引用
虚拟仿真技术具有沉浸感、多感知、多交互、自主性等优势特点,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培训、上岗培训等场景.虚拟仿真技术在文物教学、考古等方面已有研究和实践,该文针对文物保护修复在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等方面存在培训资源不足等现实问题,构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文物保护修复实训系统,覆盖文物基本知识、常见病害、病害机理、保护对策、修复操作等多个重要知识点,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元素虚拟化、制程化,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沉浸感、现实感和交互性,使其成为课堂、实验室、修复室的延伸和拓展,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消除课堂和实践壁垒,提升实验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增强学生、初学者的创新、实践能力,成为文物本体保护修复教学培训和研究环节的有效补充.

虚拟仿真、虚拟现实、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文物培训、人才培养

K876.3(中国文物考古)

^A2023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B(2023-WHLC-124)^D1

2024-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03-108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