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2228/j.issn.1005-5312.2021.20.281

美育与学生的核心素养

引用
回归教育本体理解“美育与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的价值意义。美育使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一是美育使人的创造能力即右脑机能得以充分地开发与培养。二是美育中的美术学科使学生的“人文性”素养得以有效培育。前者是对人的脑机能创造性天赋能力的有效培养。后者是对学生意识领域的价值理念培养。一只要美育教学重视学生右脑机能的有效培养,便可发挥美育学科的功能性作用推动学生巨大潜能地创造性能力成长,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自然而然的就达到美育教育教学的目的作用。这是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教学目标。二只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人文性”素养,便可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人文主义是对宗教的核心“善”的理念诠释,是对文化的核心“孝”的理念解读,是对科学的核心“真”的理念诠读,是对道德的核心“美”的理念解释。“真”“善”“美”“孝”这四个方面无一不是美术作品或音乐作品的基本特质。宗教的文化的科学的道德的各个方面在美术作品中比比皆是,这一特质相对于“核心素养”来说一个是传统的教育理念,一个是现代教育的理念,两个有着时代先后的价值理念意义,而无本质的差异。必然“核心素养”是“人文素养”的时代产物。是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演绎。“核心素养”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提出的教育目标要求,是与时俱进展望未来的最先进教育理念,即: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构建个性化、终身化的学校教育体系,实现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人文底蕴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包括理性思维、批评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健康生活包括真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责任担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实践创新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探究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基于要求和美术学科的“人文性”特质,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努力实现以德树人,美育育人,文化化人,不断强化忠诚爱国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这一理念,回归教育教学的本意就不难理解“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美育教育”的价值意义。

回归、本义、右脑机能、核心素养

G633.8(中等教育)

2021-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84-28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