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0年武鸣区出生缺陷特征及干预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2016—2020武鸣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特征、变化趋势及干预情况,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实施方案》,对武鸣区17家助产机构监测的不论孕周大小至产后7天内的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0年武鸣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儿1136例,发生率265.02/万,与柳州相似(23.77‰),武鸣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的前5位是先天性心脏病(13.34‰)、多指/趾(3.99‰)、外耳其他畸形(2.31‰)、足内翻(1.54‰)尿道下裂 (0.67‰)。生后确诊的出生缺陷占总缺陷数65.54%,产前诊断的出生缺陷干预率96.8%;其中<28周产前诊断干预率99.8%。围产儿重大致死致残发生率0.77‰,2020年围产儿重大致死致残出生缺陷比2016年下降了63.86%;围产儿严重多发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武鸣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城镇高于农村;以先天性心脏病和多指(趾)为高发出生缺陷;大部分(65.54%)出生缺陷是生后诊断;围产儿重大致死致残出生缺陷占比明显下降。建议进一步加强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尤其要提高孕28周内出生缺陷产前诊断能力,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
围生儿、缺陷、发生率、干预、武鸣区
22
2022-0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