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与狂欢:《后浪》恶搞潮背后的亚文化探析
2020年5月哗哩哗哩网站发布了一段"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视频,这则商业宣传片一经推出就很快霸屏各大社交平台,但在视频获得广泛关注后,也被许多网友贴上"高大上伟高正"的标签,同日以其为原文本的二次创作和恶搞版本也开始在网络上涌现,这些作品带着强烈的反讽和嘲弄意味,且转载量不亚于原版《后浪》,有网民表示在恶搞版本的视频中更能获得共鸣.这种运用戏仿、反讽、拼贴等手法对原文本进行再创作,并对其言语、形象、意蕴三层面造成解构与颠覆的恶搞文化现象正是伯明翰学派研究里的亚文化,但这种亚文化在时代背景下也体现出新的特征,不单只是表达抵抗,也有较明显的网络狂欢特质.本文以宣传片《后浪》的恶搞现象为具体分析对象,在伯明翰学派的能动受众理论、编码——解码等理论的指导下对该亚文化现象进行分析.
后浪、恶搞、解构、能动受众、狂欢
2021-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