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2.121
基于课程建设良好发展的舞蹈教育
我国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养,培养审美意识以及鉴赏能力。通过美育则能更好的完成这一目的。舞蹈是一种具有“美”的形式,表达“美”的方式,舞蹈作为美育的重点内容,只有当舞蹈教育与美育相互融会贯通才能更好的实施并且培养出更加全面的人才。随着舞蹈教育不断被社会关注,人们对舞蹈教育产生了不一样的理解与想法。在建设舞蹈教育课程体系,有值得我们在传统的舞蹈教育课程上继续传承与发展的一面,也有需要顺应现代而做出改变的一面。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讨论现代社会与学校(为主)对舞蹈教育的认知、普及性以及课程建设的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第一部分是舞蹈教育的现状:从对于舞蹈教育的认知出发,由于外界与自身的原因,大众对于舞蹈教育的认知有所偏差,会导致我国舞蹈领域中失去在创新力以及理论技术等方面的人才。技能专业不足不代表不能为理论方面做出贡献。其次,对于普及性的问题,由于普及性工作不到位,也导致我国师资力量的缺乏,从学习舞蹈到从事舞蹈教育事业的人员并没有形成一条链接线。再次,造成这些问题还需要关注到根源,就是学校舞蹈教育的课程建设,只有明确学科定位、教育目的,结合美育建设课程,才能培养出具有正确认知观的人才。第二部分是关于产生的原因:无论哪一个问题的产生,都会受到历史、社会发展的影响,寻找其问题本质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解决。第三部分主要从课程建设方面讨论,如何建设课程,合理安排课程进行教学。通过教师完成教材,组成课堂内容,是对培养对象最直接的影响;所以这也是考验教师的能力水平。当受教者毕业后从事舞蹈教育工作,她们是与社会思想根(儿童)最容易接触的人选。所以只有培养出好的人才,才有机会去改变社会的思想,提高全民素质。
美育、舞蹈教育、认知、普及性、课程建设
G712(职业技术教育)
2020-1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44-247